返回

徐氏家族,符道求长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28章 传讯符出世,五阶海妖拦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后,魔教将你的龟壳岛给砸个稀巴烂,回来之后让你没有容身之地?”

    见他发如此大的火,坐在主位上首的泰阳楼元婴说话了,这里就他修为最高,也只能他出来稳住局面了。

    “令道友不要动怒,这二位道友也没有恶意,这次魔乱不只是你乾阳宗受到重创,马道友的散修联盟和万道友的玄龟岛同样损失惨重,再说联盟不是派遣了我们这些人作为帮手来援助你们了吗?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的白发老者不但没有感觉到安慰,反而更加恼怒了,不过对方是新晋化神势力的元婴修士,他不可能直接发火,只能在心里怒骂道:

    “你还知道联盟派你们来是帮助我闽国抵挡魔教的,可是现在魔教刚停止动作,你们就纷纷乘船北上越国去参加化神大典,这合适吗?”

    其实乾阳宫掌门这次之所以也随着他们北上,名义上是为了参加化神大典,其实真正的目的是去久视宗告状,告的就是眼前和他坐在一起的这些元婴修士,本来联盟派来支援他们的元婴修士有二十个,可是这次参加化神大典的就有十一人之多,等于说增援力量少了一半,这让他如何不愤怒异常?

    本来他还指望着和这些来增援的修士,将魔修一举赶出闽国呢,现在看来,他想的太过美好了。

    对于此次去久视宗告状,他还是有一定把握的,闽国虽然占地不大,可能还比不上魔修已经占据的炎国大,可是闽国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,就因为靠着大海,这要是让魔修占据了,以后正道联盟就有的头疼了。

    随后这个话题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,在场元婴各怀心事,纷纷告辞回到了自己的房间。

    转眼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,海船一直行驶的很平稳,一点颠簸都没有,让人都快忘了这是在海上,此时距离到达越国沿岸还有不足三分之一的路程。

    而徐志宇的传讯符绘制也终于接近完成了,只见他手握着符笔对着符纸画下了最后一个符文的尾部,整张灵符突然间光华大盛,无数散溢在空中的灵气争先恐后的钻到了里面,许久才回归平静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绚丽多彩,隐隐还有灵气波动的灵符,他拿在手中观瞧,边看边笑着念叨道:

    “不错,有着七道三阶下品符文的传讯符总算是绘制成功了,这说明我的制符术现在在三阶下品制符师当中都算是不错的了,看来我在制符一道上的天赋还是很高的,即使算不上天赋异禀吧,那也算是天资过人了!”

    他这样想其实还真不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,这次和林真人重逢之后,他还特意找对方打听过,像他这样在突破紫府之后,就马上晋级三阶下品制符师的修士,还真是不多见。

    “这样一张灵符据林前辈讲,要是放在越国的一般店铺当中出售,绝对不会低于五十中品灵石,而一张传讯符的成本不过十块中品灵石,如此说来,我只要能保持住两成的成符率,那就不用担心赔本的问题,要是成符率超过了两成,那就可以赚灵石了。”

    心中憧憬着未来,徐志宇干劲十足,准备趁着现在绘制成功,一鼓作气的将成符率提上去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突如其来的一阵颠簸打断了他,等他将神识散开,才发现整个宝船宝船都在摇晃,幅度很大。

    他有些疑惑站起身,没有贸然走出舱门,而是凑到窗户的位置看了一下,这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

    透过窗户望去,只见宝船周边都是巨大的海妖,有的只能看见一个触手,有的只能看到一个尾鳍,还有的只能看到锋利的牙齿,这些家伙一看体型,等级就低不了,最小的也和之前他在海底遇到的那只鲸鲨鱼差不多。

    这些海妖此时正在齐心协力的使劲撞击着宝船,这也是宝船产生颠簸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徐志宇是第一次出海,所以对这种情况完全没有经验,这时他想起林真人临走之时留给他的那件传讯法器,当即将其取了出来。

    看着手中海螺模样的法器,他按照林真人交给他的方法,向着里面输入了法力,然后在法器发光之后,便开始对着头部说起话来。

    “林前辈,宝船现在颠簸的厉害,我通过窗户观察,好像有不少高阶海兽在攻击宝船,你看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?到底发生了什么事,您知道吗?”

    说完之后,他就将头部扣到了耳朵上,开始焦急的等待起来,说实话,一边忍受着船身的颠簸左右摇晃,一边煎熬着等待,这种滋味真的不好受。

    等了大约有半刻钟,林真人的声音才从法器当中传出。

    “徐小友,不必太过担忧,海船在航行的时候,无意中闯入一对五阶中品海兽——九尾章鱼的领海,这家伙脾气相当暴躁,发现这种情况之后,随即就号召附近的海兽们对我们的宝船发动攻击。

    你也不要怕,它们想找我们麻烦简直是找死,宝船上的元婴修士们已经准备大展身手了,你要是有兴趣,可以去甲板上看看,现在宝船的防护罩已经打开了,不会有危险的。”

    听到林真人这样说,徐志宇心中一动,说实话他还

第428章 传讯符出世,五阶海妖拦路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